人工智能怎么跟養老接軌?
發布日期:2017-12-16 09:51 瀏覽次數:1402 次
最近,一個叫索菲婭的機器人火了!今年10月她獲得沙特公民身份,成為地球上第一個被賦予公民身份的機器人。前兩天,在參與某國際論壇時,她又聲稱“想擁有自己的孩子?!边@不禁讓人感嘆人工智能真的走入了我們的生活。近日,在由北京市民政局、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單位指導舉辦的2017第六屆北京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上,記者就見識到了智慧養老的魅力!
跌倒了:智能看護幫叫人
“咱媽已經兩小時沒動靜了,會不會出啥事兒了?”小麗跟老公憂心忡忡地發了一條語音。因為離家太遠,小麗按下呼叫社區護工的按鍵,隨后,護工上門,發現老太太滑到在浴室。
這是一家獨居老人居家安全監護服務的展商為記者模擬的生活場景。對于獨居老人,子女不在身邊,即便老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,也讓人操心,昏厥、摔倒、等突發情況一旦出現,危急異常。
研究團隊設計的這款紅外線智能看護設備大概半個手掌大,安裝在家中臥室、門上、衛生間等進出較頻繁的場所,可通過紅外線手段實時監控,包括老人的離床情況、走動情況、衛生間占用等情況,并將這些數據及時傳遞給可供子女和護理站監控的云后臺。同時老人還可配備定位胸卡,走到哪兒,定位到哪兒,緊急情況突發時,老人只要按下胸卡的緊急呼叫按鈕,護理站就會立刻收到警報,趕赴搶救。
動不了:對著遙控器喊話
“請保潔阿姨來家里打掃?!蹦痴刮滑F場,工作人員拿起一個電視遙控器發出語音指示,沒過多久,屏幕上就顯示出了需求訂單。這是一套家庭智能終端系統。展位負責人介紹,這套系統能夠實現語音識別,讓傳統硬件變得更加“機靈”。
研究團隊把這套語音系統植入了電視機等傳統硬件設備之中,通過一整套的軟硬件來切入養老市場,從而能夠服務于老人的日常照料。
試想一下,很多行動不便乃至失能老人,起坐臥非常艱難?,F在,只要對著電視機,拿著遙控器就能做到操控生活,直接用語音“下令”,能享受營養配送、家政服務、代購物品、上門理發等服務。而且,最神奇的在于,由于很多老人口齒不清,方言重,這套語音識別系統還會對發音不標準的聲音進行聯想,能減輕不少老人的負擔。
到醫院:一張卡替你說話
老李突然覺得喉頭發緊,苦水上泛,喘不過氣。說不了話只能直擺手。老伴兒看了慌了神,揣上張卡就奔醫院。到醫院急診科,卡輕輕一掃,不用老李多說一句,醫生就明白了。
這卡里有什么呢?展位負責人介紹,這款急救卡中包含個人病史、過敏史、用藥史等各種既往健康信息?!耙话銓τ趤砑痹\科就診的老人,大多情況危急,而老人自身限于身體情況無力表達,這是這張急診科就求有代替老人‘發聲’的功能?!本o急情況下,持有急救卡的老年人在服務網絡內的各家急診科就診或搶救時,醫生只需掃一掃卡上二維碼就能及時全面了解老人身體狀況,在搶救時給予個性化的精準治療。急診卡的神奇在于,它并不是“死”的,根據每次動態檢查結果,卡上信息聯網更新,因此卡中的健康信息也是實時動態的,相當于一份專屬于了老人的電子健康檔案。